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腾讯的财务管理模式)

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腾讯的财务管理模式)

本文要给大家详细介绍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以及腾讯的财务管理模式相关的财务软件内容,全文内容能够帮助会计朋友了解和学习会计软件,选择适合的财务软件对于会计来说非常重要。

本文目录一览:

腾讯的最大股东为谁

国际传媒大鳄MIH(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腾讯最大股东原来不是马化腾,而是南非企业 南非的传媒集团Naspers全资子公司米拉德控股集团公司占腾讯50%股权 作为腾讯最主要的创办人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腾讯控股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普通网民中的知名度却着实一般,其它11位创办人股东在媒体上的公开露面就更为鲜见。或许正是马化腾及其团队的低调,造就了腾讯对媒体的低调,也让人们忽略了这些站在“企鹅”标识背后的IT超级玩家们的创业路径。 腾讯的招股上市,使得这家诞生于1998年底、快速崛起的IT公司的资本路径第一次完整地展现在公众面前。 腾讯方面出具的资料表明,腾讯控股的前身——腾讯计算机于1998年11月在深圳成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人民币,两名出资人黄惠卿和赵永林分别持有60%和40%的股权。经过历次股权转让,腾讯控股的5位主要创办人马化腾、张志东、曾李青、许晨晔和陈一丹共同全资拥有腾讯计算机至今。 1999年,由于政策的限制,外国投资企业不能在中国投资电讯增值服务,而含裤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和香港盈科有腔老明意投资腾讯,腾讯5位主要创办人于当年底成立腾讯控股作为腾讯各公司的控股公司。由此引入的两笔风险投资共220万美元,IDG和盈科分别持有腾讯控股总股本的20%,马化腾及其团队持股60%。正是这220万美元的风险资金,为腾讯日后的迅速掘起奠定了基础。 2001年6月,香港盈科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将其所持腾讯控股20%的股权悉数出售给MIH 米拉德国际控股集团公司 ,以110万美元的投资,在不到一年中即获得1000余万美元的回报已经堪称奇迹,但事实证明盈科还是低估了腾讯的成长潜力。 起源于南非的MIH绝非等闲之辈,其在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同时上市,主营业务是互动电视和收费电视,年营业额约2.5亿伍告美元,市值40多亿美元,是个实实在在的传媒巨头。其对中国即时通讯市场的关注与理解,更加彰显了来者的不凡。 MIH从盈科手中购得20%腾讯股权的同时,还从IDG手中收购了腾讯控股13%的股份。但是显然,一旦看清了腾讯的成长潜力,MIH不甘仅仅成为一个参股投资的角色。 此后的2002年6月,腾讯控股其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他主要创始人又将自己持有的13.5%的股份出让给MIH,腾讯的股权结构由此变为创业者占46.3%、MIH占46.5%、IDG占7.2%。 但在持股比例和公司经营管理的界定上,MIH与腾讯创业团队显然经过一番良好的协商,在MIH短暂控股时期,腾讯控股的具体经营管理主要还是由马化腾等主要创办人负责,MIH方面派出的两名非执行董事并不负责腾讯控股的具体事务。 直到2003年8月,腾讯创业团队才将IDG所持剩余股权悉数购回,并从MIH手中回购少量股权,经过股权结构的重新调整,最终完成了上市前MIH与创业团队分别持股50%的股权结构。 风险资金和技术支持的作用 实际上,腾讯控股上述历次股权的变动与风险资金投入的不断增加同步进行,事实表明,腾讯今天的成长除了公司不断将保留盈利转为追加投资之外,风险资金的追加孵化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腾讯控股正式招股之前,此前媒体的报道中曾经存在偏差,一度认为MIH自进入之初所持腾讯控股的股权即与腾讯创业团队相当,从而忽略了MIH一度占据股权优势的一面。在事实经由腾讯控股的招股章程披露之后,就会引出一个疑问:在曾经占据股权优势的背景之下,MIH为何放弃绝对控股而接受与腾讯创业团队各占50%的股权安排?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尽管MIH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对于腾讯控股而言,一旦没有马化腾及其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他主要创办人的进一步努力,公司的运营和进一步发展就会失去方向,“甚至对公司的运营和财务状况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而引起记者注意的是,在目前腾讯控股的公司架构中,与腾讯控股尚无直接股权牵连的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及深圳市世纪凯旋科技有限公司的运作将对腾讯控股的业务运营产生极为关键的技术支持和沟通桥梁作用。 前述已经提及,腾讯计算机乃为腾讯控股的最早雏形,目前的股权结构为5位腾讯主要创办人全资拥有,而腾讯借以发家的QQ即时通讯软件即为该公司开发。世纪凯旋科技于今年初成立,其股东与腾讯计算机同出一辙。 在腾讯控股招股章程的“风险因素”中,几乎所有的条款均提到这两家公司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尽管腾讯控股在招股章程中详细提到关于腾讯计算机和世纪凯旋的盈利分配方式、注册资本架构等一揽子合约。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仍然不会影响腾讯的主要创办人在腾讯控股未来走向上继续掌握主动权

腾讯与马化腾:腾讯五虎是如何分配股权的

找到合伙人以后,腾讯五虎是如何分配股权的?

股权分配以后,合伙人又是如何做决策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看一看:

1.关于股权分配:

创立之初,“五虎将”们一共凑了50万元,其中:

马化腾:首席执行官,出资23.75万元,占47.5%。

张志东:首席技术官,出资10万元,占20%。

陈一丹:首席行政官,出资5万元,占10%。

许晨晔:首席信息官,出资5万元,占10%。

曾李青:首席运营官,出资6.25万元,占12.5%。

我们知道,很多企业在创立的时候,创始人喜欢占股51%、67%以上,为什么腾讯五虎没有这样分配股权呢?

后来马化腾回忆说,这样分配股权的原因有3个:

第一,根据合伙人的分工和能力分股权。马化腾在接受多家媒体的联合采访时承认,他最开始也考虑过和张志东、曾李青三个人均分股份的方法,但最后还是采取了创业团队根据分工和能力分配不同的股份,产品、技术、运营是腾讯的三个支柱,所以负责相应模块的合伙人拿到的股份就高。后来有人想加钱、占更大的股份,马化腾说不行,“根据我对你能力的判断,你不适合拿更多的股份”。因为在马化腾看来,未来的潜力要和股份相匹配,不匹配就要出问题。如果拿大股的人不干活,干活的人股份少,矛盾就会出现。

第二,创始人一定要出主要的资金,占大股。马化腾说,企业“如果没有一个主心骨,股份大家平分,到时候也肯定会出问题,同样完蛋”。所以创业早期的资金主要由马化腾来出,占大股。

第三,要一股独大,但不要一股太大。马化腾说“要他们的总和比我多一点点,不要形成一种垄断、独裁的局面。”

2.关于合伙人决策

一般来讲,合伙人组成的股东会议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关,负责对公司的重大事务做出决策。那么,腾讯是不是也这样循规蹈矩呢?5名合伙人的话语权是如何行使的呢?

与很多企业以股东会为中心不同,腾讯的最高决策会议是总办会议制度。这是一个非常独特而又有意思的制度创新:

第一,会议参加人员不限于合伙人。总办会的参加者是5名合伙人和各核心业务部门的主管,人数是10-12人,后来调整为16人。作为最核心的决策会议,所有参与者无论日常工作多么繁忙,都必须参加。

第二,会议持续时间特别长。经常开会的人都知道,会议时间控制的越短越高效,而马化腾却偏偏喜欢开马拉松式会议。总办会每两周召开一次,上午10点准时开始,一般都要延续到凌晨2-3点,是个体力活儿。这是有原因的,通常,总办会上的每个议题提出以后,睁喊薯马化腾都不会最先表态,而是听取每个人的态度和意见,所以会特别耗时间。

第三,在权力分配上,总办大权独揽,事业群小权分散。腾讯的核心资源是流量,流量的分配权掌握在“总办”手上。各事业群的负责人在业务拓展上有最大的权限,但是流量命脉始终由最高决策层控制。这样一个权力分配制度促进了内部“赛马机制”的形成,各事业部“一旦做大,独立成军”成为腾讯内部不成文的规定。这一制度,后来为腾讯带来很多“意外”的创新,比如QQ空间、QQ 游戏 乃至微信,都不是顶层规划的结果,而是基层业务单元的独立创新。

第四,会议没有表决制度。人力资源部主管奚丹等人说,“十来年里,没有一次决策是靠表决产生的。”关于部门业务的事项,责任主管的意见很受重视,“谁主管,谁提出,谁负责。”关于公司整体战略的事项,以达成共识为决策前提;若反对的人多,事项便会被搁置;而一旦为大多数人所赞同,反对者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这一悉者过程中,马化腾并没有“一票赞同”或“一票否决”的权力。

第五,很难说最终决策是基于理性做出的,还是熬不住了憋出来的。参会者说,几乎所有重要的决议都是在午夜12点以后才做出的,那时候,大家都太疲劳了,常常有人大喊“太困了,太困了,快点定下来吧”,然后就把一些事情定了下来。你能说,这些决定是理性的决策吗?但是你如果说它不是理性决策,可是它偏偏造就了一个如此牛逼的商业帝国。你说,怪不怪?

借此机会给大家推荐企业成长课程《全员激励与顶层布局》;主要帮助中小民营企业进行目标设定,组织架构优化,岗位价值评估渗裂,绩效指标的设计,从无到有,从虚到实,再到合伙人进入退出机制的设定最后形成一套让员工自动自发像老板一样为公司操劳的可执行的方案!

以上是有关腾讯财务软件怎么设置股权和腾讯的财务管理模式的全部内容,作为会计的您有没有学会呢?如果仍然有疑问可在下方评论,小编会不定期回复哈。

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用友财务软件免费试用版下载整理呈现,请务必在转载分享时注明本文地址!如对内容有疑问,请联系我们,谢谢!
qrcode

免费财务软件官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2011-2021 www.ufidaft.com 赣ICP备20006209号-5

答疑咨询 在线客服 免费试用
×
服务图片